广佛同城化更进一步:广州“大脑”助佛山产业(2)

来源:中国人才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09日 08:00: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月26日发布的《意见》则明确提出:支持广州与佛山携手打造广州都市圈。高标准规划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创新全域同城化体制机制,重点推

8月26日发布的《意见》则明确提出:支持广州与佛山携手打造广州都市圈。高标准规划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创新全域同城化体制机制,重点推动在教育、医疗、就业、生态等领域实现高水平同城化。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佛山集聚起一批民营科技高成长性企业,分布在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机器人、新材料、氢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但缺乏龙头企业的短板明显。

与此同时,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先进成形工艺与装备技术团队负责人、教授章争荣带领的技术团队,也在与同样位于佛山的广东樱奥厨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庆军,探讨下一个合作项目的内容。据樱奥厨具相关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就在今年上半年,该团队助力樱奥厨具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降本增效,随后公司再次递出“橄榄枝”。

广州、佛山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中心城区直线距离仅20公里,接壤地段长达197公里。

这意味着,两地的经济、产业、人才的同城化更进一步。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广佛两地先后完成了交通互联、城市互通、产业互融的进阶,但就产业互融环节,还存在着覆盖面广而行业集聚度不够、问题以单一企业为主而共性问题关注度少、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职业经理人队伍不够且专业性有待加强等薄弱环节。

这将带来广州与佛山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的进一步加深。

在广佛之间,像尹以安、章争荣一样上演“双城记”的人才并不在少数,像汤姆逊、樱奥厨具一样受益于广佛两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企业更多。

“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进入关键期。作为全国同城化建设的标杆,在新发展逻辑下,广佛之间会如何上演新的同城故事?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则提出,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做出规划引导,主要还是通过市场的机制推动。“广佛两个城市地理非常接近,企业之间、企业和人才怎样合作,更多的要依靠市场的机制,根据自身优势自愿合作。”

今年8月16日发布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广佛将以城市功能对接耦合为核心,链接各大交通枢纽和发展平台,推动城镇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的空间格局。而从双链融合的角度,则提出推动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佛山要打造制造业高地,广州要打造制造业强市,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双方未来可以在产业集群、双链融合上有更加紧密的合作。”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在引导企业主体进行对接方面,长三角城市的打法是:在各地“链长制”改革基础上,推动跨区域的“链长合作”和“链主合作”,突破产业链协调的行政边界限制,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对接合作的平台载体、要素投入、政策配套等。而这或可以为广佛两地所借鉴。

这几乎也是国内所有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痛点。目前,产业发展正从重视单一产品制造和技术突破,逐步向重视系统集成、生态营造、集群建设、产业链升级、自主可控转变,而这对于人才、产业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下,广佛同城化正在步步深入。

而广佛同城化的下一个目标,是到2025年总体GDP达到5万亿。

另外,在广佛两市探索双链融合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企业领导主体也是业内探讨的一个话题。

“不一定是广州研发,佛山制造,产业在佛山研发、广州制造也可以。政府需要做的是把交通打通,建立好公共服务共享、环境共同治理的基础。”胡刚表示。

以樱奥厨具为例,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樱奥厨具是国内专业生产不锈钢水槽和不锈钢水龙头的大型厂商之一。但在过去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该公司的新产品从开料到生产基本都是靠技术工人的经验操作。

同时,广佛两地将共建“广佛制造业人才走廊”,推动成立制造业人才创新联盟,互认海外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将佛山市有关高层次人才标准纳入广州市人才绿卡申领条件。

这些政策全部指向同一个方向:广佛合作将走向更深处。事实上,目前广佛的同城化还有短板要补。

广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另一个观察“窗口”,是2018年落户在佛山顺德的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其通过“科学家+企业家+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模式,汇聚产业、企业、机构、政府等多方力量和资源参与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在园企业数量超过60家,绝大多数来自华南理工大学。

文章来源:《中国人才》 网址: http://www.zgrczzs.cn/zonghexinwen/2022/0909/2338.html



上一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层次人才交流会
下一篇:广西斥资5.8亿元提升人才职业技能 高技能人才占

中国人才投稿 | 中国人才编辑部| 中国人才版面费 | 中国人才论文发表 | 中国人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人才》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